首页

女王之奴视频

时间:2025-05-25 18:43:36 作者:中日合拍纪录片《黄檗》制作完成仪式在东京举行 浏览量:58638

  ◎北京科学中心

  在很多动物纪录片中,刚出生的羚羊和角马能在几分钟内就站起来,刚出生的小象也能东倒西歪地学习走路,甚至同为灵长类,刚出生的小猴子已经能够牢牢抓住母猴的毛发随着妈妈上蹿下跳而不被甩掉,但为什么人类婴儿刚出生时,却是皱皱巴巴被包裹在被子里,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

  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为什么许多刚出生的动物幼崽看起来那么强壮,并且能够快速站立行走,但人类婴儿却不行?这得从人类母亲的分娩开始说起。

  人类婴儿都是“早产儿”?

  在人类的分娩过程中,女性骨盆开口直径只有大于胎儿双顶径大小的时候,胎儿头部才能顺利通过骨盆,从而顺利娩出。但是女性正常的骨盆开口直径约在10到13厘米,如果胎儿头围过大可能导致难产等现象发生,甚至会影响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但是人类头部发育成熟后宽度在17厘米左右,这远远超过了女性盆骨所能打开的最大限度,也就意味着,一个完全成熟的头部是没法自然通过女性的骨盆正常分娩出生的。有研究表明,如果人类胎儿分娩时的双顶径在8.5厘米左右,则可以正常分娩。这虽然减少了难产的风险,但也意味着此时胎儿头骨还没有发育完全。

  另外,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拥有了高度的智慧与强大的力量,婴儿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人类婴儿能够获得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不需要像动物幼崽一样需要快速适应环境、学会躲避天敌才能顺利生长。此外,目前人类平均寿命超过70岁,远超普通动物平均年龄,人类婴儿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发育,并不需要着急。但相应的,对比动物幼崽早早成熟的大脑和寿命来说,人类婴儿自然就像“早产儿”了。

  是什么导致动物与人类的不同

  除了婴儿发育不成熟之外,大自然生存的残酷环境也是导致二者差距的重要原因。

  首先,动物幼崽生存在更加危险的自然环境中,食物链组成更复杂。食物链较底端的动物们,需要在一出生就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至少能够快速奔跑逃命;而食物链较顶端的动物也需要有快速移动的能力进行捕猎,以此来保证生存。

  其次,很多动物在繁殖的时候并不会公平地照顾好所有的幼崽。当食物有限的时候,体质较弱,不能争抢到足够食物的幼崽并不能存活到独立离巢,而是早早就因冻饿而死被自然淘汰了。

  最后,大部分动物的平均寿命远短于人类,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人类快了好几倍。因此,动物幼崽和人类婴儿在刚出生时能不能站起来这件事上,确实有很大不同。

  婴儿走路的最佳时间

  正常来说,人类婴儿练习站立和走路分别在10个月和1岁之后比较合适,过早或过晚的站立走路,对于孩子的身体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研究表明,孩子过早走路会影响身体多方面发展。

  影响视力:还没完全发育好的眼睛抵不过孩子探索远处的好奇心,可能造成过量用眼,让孩子早早就患上高度近视。

  影响脊柱: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脊柱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早走路会加重脊柱负担,造成长大后含胸驼背等问题。

  影响腿型:婴儿骨骼缺少钙盐,使得婴儿四肢骨骼尤其是下肢骨骼十分脆弱,受力后容易变形。如果过早学习走路,下肢骨骼很容易因受到压力而变形,使婴儿长大出现“O”型腿、“X”型腿。

  所以,人类婴儿走路晚,动物幼崽走路早,都有各自的原因,我们要尊重各自发展的规律,也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发展状况。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太保“金融教育展厅”亮相北京金融集市 正式开启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在油菜种植基地内,金黄的花海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我们此次精心准备了两条春季踏春赏花精品旅游路线。市民游客在罗溪镇罗岭景区登完好汉坡、望夫台,随即还能前往前坊镇佐家寨萌兽樱花世界感受田园风光,与小动物们亲密互动。”南昌市进贤县文广新旅局局长黄诚说。

清华大学团队发布中国AI光芯片“太极”

证监会: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

数据显示,2023年全台运营中的工厂共9.22万家,同比增长0.7%;员工总数为292.1万人,较2022年底减少0.9%。

“盯”上教练沟通用语 多家驾校推广“夸夸语录”培训获双向好评

“我很喜欢帆船运动,这次过来特意‘打卡’杭州亚运会帆船比赛场地。”坐在宁波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的沙滩上,看着帆船帆板运动员海上训练的场景,海洋运动爱好者陈杰觉得这一刻分外“松弛”。

王永庆谈歼-35A设计:细节体现了设计师的高度智慧

合肥4月25日电 (文刃 欧其莲)4月22日至24日,安徽省宿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待了5个特殊的客人。从山西长治驱车1000余公里,来到宿松县追寻先辈李培仁烈士英雄事迹的烈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